兽用中药成为“减抗”重要抓手

日期:2024-03-19 08:48 来源:中国农网 访问次数:
字号: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实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以来,我国原创的兽用中药已经成为"减抗"的重要抓手。近年来,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大力推动兽用中药科技研究,加快了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技术推广应用,有力推动了养殖业绿色发展。

历史积淀泽被当代

在中国古代的思想观念中,人医与兽医不可分而治之,因此,中兽医与中医药几乎同时诞生。早在3000多年以前,中药即被应用于动物疾病防治和促生长,中药还曾是维系战马、耕牛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都是人兽共用本草,最新出土的西汉《天回医简》中的《医马书》也是明证。

隋唐时期,兽医专用著作《疗马方》形成,兽用中药开始与人用中药分化发展。唐末,我国第一本兽医教科书《司牧安骥集》出版,明朝《元亨疗马集》、清朝《活兽慈舟》等兽医重要典籍,记录着我国兽医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的发展。1956年1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民间兽医工作的指示"有效调动了广大中兽医人员的积极性。在一代代中兽医药人努力下,兽用中药科技薪火相传,在支撑动物健康养殖和保障人类健康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现代生产方式的转变,我国兽用中药在防病促生长和"替抗"应用方面摸索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苍术、陈皮、党参、神曲以及松针、淫羊藿、沙棘、沙葱等兽医特色品种,在调节动物生理机能、促生长、改变动物产品风味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减少动物源食品中的有害残留、遏制微生物耐药性,农业农村部从2020年起"停止除中药外的饲料药物添加剂促生长使用",兽用中药成为"减抗替抗"的主要抓手,成为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安全、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基石。

兽用中药在保障动物健康的同时,也肩负着保障人类食品安全的重任。面对保障动物健康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重大需求,中兽医药迎难而上,中药遏制细菌耐药性作用日渐凸显。兽用中药通过多种有效成分可对动物进行多靶点、多效应的整合调节作用,符合动物机体多样性的特点,体现了对生命科学的深刻认识。中兽医药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以及对绿色养殖的有效支撑,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中医药文化自信与兽用中药科技自信得到充分彰显。

传承中创新发展

兽用中药不仅需要有效传承,更需要应对突如其来的新情况,进行创新发展。近年来,农业农村部紧扣"传承"与"创新"两大主题,建立完善符合兽用中药特点的法规、制度和技术标准体系,加快构建符合兽用中药特点的审评审批制度。农业农村部中兽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在兽用中药评审评价体系、质量安全风险控制、产业升级和提质增效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

农业农村部遵循中兽医药理论,积极发挥兽用中药在防治动物疫病、调节动物生理机能、遏制微生物耐药性等方面作用。历版《中国兽药典》有效传承我国传统兽医方剂,"清肺散""清瘟败毒饮""麻杏石甘汤"等经典名方的传承和颗粒剂、口服液等剂型的发展,紧扣了传承与创新的主题。现今的兽用中药是马、牛、羊、猪、禽、犬、鱼等畜禽、水产养殖和宠物养殖不可或缺的投入品,护佑着动物生命健康,筑起人类健康保护墙。

努力破除"以西律中"的研究与评价方式,坚持中兽医药理论指导,结合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兽用中药研究技术指导原则,逐步建立中兽医药理论、临床经验、临床试验"三结合"的审评证据体系。围绕纯证候、病证结合、以证统病,推出证候类兽用中药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符合兽用中药特点的评审评价体系逐步建立。

积极探索兽用中药遏制微生物耐药性机理,相对于组分单一的化学抗菌药物,中药的合理使用不易导致微生物耐药性,而且部分中药具有逆转耐药性的潜质。提出避免"单一成分""长期刺激"的兽用中药"适度提取、合理配伍"应用策略,发挥中药在防控动物疫病和促进生长应用中的遏制微生物耐药性的重要作用。

深入研究中药与植物性饲料等"药饲同源"农业投入品的使用规律,一方面提出简化涉及"药饲同源"品种中药制剂的审批要求,另一方面为防范跨界谬用带来的安全风险,根据部分农业投入品来源相同而功用不同的特点,提出"同源不同用"概念,研究"同源不同用"农业投入品应用与管理策略。

为保障兽用中药质量提升和质量监管发展,我国兽用中药全生命周期监管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兽用中药监管工作进入全方位科学监管新阶段。针对兽用中药检验自身特点,开展兽用中药检测技术和兽用中药中非法添加其他药物检测技术研究,在显微技术、薄层色谱技术基础上,还通过特征图谱/指纹图谱、一法多测、一测多评、生物学检测技术,探索建立全成分检测方法、生物药效与临床药效质量控制方法。

近年来,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自筹资金开展的"兽药行业公益性重点专项"将"兽用中药配方颗粒"列为重点研究内容,跟踪人用中药领域配方颗粒发展步伐,研究制定适合兽医领域应用的配方颗粒。2023年,开展兽用中药配方颗粒需求调研,积极研究探索兽用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应用与管理新模式,努力推动兽用中药提质增效和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兽用中药随证加减、精准用药,实现兽用中药的高质量发展,为现代养殖业提供优质高效农业投入品。

理念产品走向世界

在世界范围内,回归自然、重视传统医药已经成为潮流,中医药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识。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地区,中药在东亚、东南亚国家有着较为广泛的理论和应用基础,市场广阔。而由于与西方国家用药理念的差异,中药以药材、饮片、提取物、中成药、膳食补充剂、动物营养品等多种模式进入国际市场。同时,正在学习和运用中兽医药技术的国家和地区也越来越多,兽用中药"替抗"模式为健康养殖提供了"中国方案",各国为了寻求遏制微生物耐药性解决方案,也在积极构建兽用草药的管理体系。

为扩大我国兽用中药技术对外交流,总结推广兽用中药"替抗"作用与经验,2023年11月,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邀请法国食品、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署兽药中心4名专家来华参加"兽用中药国际技术交流",介绍我国兽用中药研究、生产、检验经验和管理模式,深入比较两国在中药(Chinese medicines)和草药(Herbal medicinal products)注册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差异,共同探讨推动中药和草药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措施。通过技术交流,提高了对兽用中药防范和遏制微生物耐药性作用的认识,宣传了我国兽用中药支撑绿色养殖的价值,有效扩大了我国兽用中药的国际影响力。

"人病兽防、关口前移",在新形势下,动物疫病防控关乎着人民健康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积极推进兽用中药产业化、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可为养殖业绿色发展提供更加高效的兽用中药产品和解决方案,为世界各国遏制微生物耐药性提供依据和参考,为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更大的力量。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